您的位置:首页 > 税务学习 > 税收筹划 > 增值税筹划 > 正文

如何进行增值税的税收筹划——增值税的税收筹划(1)

2007-11-13 00:00     来源:中国会计网     
现行增值税的征管体制、使增值税的纳税人具有选定性,作为企业是选择作为增值税的纳税人,还是营业税的纳税人?是申请做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成为税收筹划的一个重要内容。而增值税的税率具有固定性,作为纳税人没有选择税率的空间,其不能构成税收筹划的重点内容。值得一提的是销售额的确定,作为增值税的征税依据,税法对其作了多种规定,这为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广阔空间,使其成为税收筹划的又一重要内容。

  增值税纳税人的税收筹划

两种类型纳税人的筹划

增值税是普遍开征的税种,涉及的纳税人比较广泛,而纳税人的经营规模和管理水平又千差万别。因此,为了便于规范管理,提高征管效率,增值税的纳税人被分为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两大类,并实行不同的计税方法和征管要求。

  两种纳税人的区分标准

区分一般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标准,原则上有两个:一个是定量标准,即销售额,看纳税人的年销售额是否达到所规定的限额标准;另一个是定性标准,即会计核算标准,以纳税人的会计核算的健全程度为标准。

  销售额标准。销售额标准是由财政部规定和调整的,现行小规模纳税人的销售额标准为: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纳税人,以及以从事货物生产或提供应税劳务为主,并兼营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00万元以下的;从事货物批发或零售的纳税人,年应税销售额在180万元以下的。年应税销售额超过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的个人、非企业性单位、不经常发生应税行为的企业,视同小规模纳税人标准纳税。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销售额是指增值税应税的销售额,即纳税人实现的用以计征增值税的销售额。

  会计核算标准。对于达不到销售额标准的纳税人,则适用会计核算标准,即如果会计核算健全,能够准确提供税务资料的,经主管税务机关批准,可以不视为小规模纳税人,而认定为一般纳税人。所谓会计核算健全,是指能接会计制度和税务机关的要求准确核算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和应纳税额。但会计核算标准不易操作,因此,在征管中对会计核算标准作了严格限制:从事货物零售业务的小规模企业不适用会计核算标准;年销售额达不到50万元的小商业纳税人,不适用会计核算标准;年销售额达不到30万元的小工业纳税人,不适用会计核算标准。

  那么,达到销售额标准的纳税人,如果会计核算不健全,是属于一般纳税人还是小规模纳税人?答案是一般纳税人,但在增值税的计征方面,与小规模纳税人和会计核算健全的一般纳税人都不相同:适用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但又与小规模纳税人一样,不能抵扣进项税额和使用专用发票。这样规定,有利于促进纳税人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也有利于加强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除以上规定外,为了加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管理,又进一步充实了认定一般纳税人的标准。

经营场所标准:无固定经营场所的纳税人,要取消一般纳税人资格,改按小规模纳税人征税。

税收征管标准,即以征收管理中是否存在违规现象作为认定标准,原一般纳税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则取消其一般纳税人资格:有偷税行为或有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不按规定保管增值税专用发票造成严重后果的;经税务机关日常稽查连续三个月被列入《未申报纳税人清单》或连续6个月被列入《申报异常纳税人清单》的。

  两种纳税人的纳税比较人们通常认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弊端重于一般纳税人,但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两种纳税人各有利弊:从进项税额看,一般纳税人进项税额可以抵扣,小规模纳税人不得抵扣进项税额,其进项税额只能进成本,这是一般纳税人的优势;从销售看,由于增值税是价外税,销方在销售时,除了向买方收取货款外,还要收取一笔增值税款,其税额要高于向小规模纳税人收取的税额。虽然收取的销项税额可以开出专用发票供购货方抵扣,但对一些不需专用发票或不能抵扣进项税额的卖方来说,就宁愿从小规模纳税人进货,在商品零售环节尤其如此。所以,有些时候,小规模纳税人比一般纳税人的销售情况会好些;从税负上看,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也并不总是高于一般纳税人,如果企业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较少,而增值额较大,就可能使一般纳税人的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

  两种纳税人筹划实务增值税纳税人和小规模纳税人的差别待遇,为小规模纳税人与一般纳税人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可能性。那么,企业如何选择纳税人对自己有利呢?这就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筹划。

  增值率筹划法:

  所谓“增值率”,就是指增值额与应税销售额的比例,而增值额则为销售额减去购进货物价款(或销项税额一进项税额),即:

  增值率=(销售额-购进项目金额)÷销售额

=(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

一般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增值率×税率

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销售额×征收率

如果两种纳税人的税负相同,且一般纳税人的税率为17%,则有

销售额×增值率×税率=销售额×征收率

增值率=征收率÷税率=6%÷17%×100%=35.3%或=4%÷17%×100%=23.5%

  当增值率低于35.3%时,小规模纳税人的税负重于一般纳税人;当增值率高于35.3%,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对于商业企业来说,具体情况与上相同。

  总的来说,在增值率较低的情况下,一般纳税人比小规模纳税人较有优势,主要原因是前者可抵扣进项税额,而后者不能。但情况并非总是如此,随着增值率的上升,一般纳税人的优势越来越小。在非零售环节,一些毛利率较大的企业,如经营奢侈品或富有弹性的商品时,小规模纳税人很容易通过降价来达到尽可能高利润,而又少纳税。在零售环节,一般纳税人的优势地位更小,虽然一般纳税人可按17%(13%)税率剔除销项税额,而小规模纳税人按4%剔除,但其不含税收入高,当进销差价率达到一程度时,小规模纳税人的利润已超过了一般纳税人,达到了利润最大化。

  抵扣率筹划法:

  与增值率相对应,抵扣率就是进项税额与销项税额的比例,可由增值率的计算公式演化如下:

  增值率=(销项税额-进项税额)/销项税额=1-进项税额/销项税额=1-抵扣率

则:抵扣率=1-增值率=1-35.3%=64.7%

这就是说,当工业企业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为64.7%时,两种纳税人税负完全相同,当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大于64.7%时,一般纳税人税负轻于小规模纳税人;当可抵扣的进项税额占销项税额的比重小于64.7%时,则一般纳税人税负重于小规模纳税人。商业企业也是如此。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无论是采用增值率法还是采用抵扣率法对纳税人筹划,都要掌握好“度”。除此之外,还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切不可因一般纳税人可抵扣进项税额而忽视作为小规模纳税人的好处,也不可因为小规模纳税人有些优势及帐务处理“可以不健全”而木思进取或作出违法乱纪的行为。应该仔细分析权衡利弊,力求达到风险与收益的最佳统一,防止一种倾向压倒另一种倾向。

  大华物资批发企业,下设两个批发企业,预计年应税销售额分别为140万元和11万元,准予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的进项税额预计占销项税额的30%。在主管税务机关对该企业进行纳税人资格审核的时候涉及到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如何核算的问题,税务师对其进行了如下筹划:

  如果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实行非独立核算,而由大华企业统一核算,则年应税销售额为240万元;会计核算制度又比较健全,符合作为一般纳税人的条件,适用税率为17%,则企业的增值税额为:

  应纳增值税=240×17%-240×30%×17%=28.56(万元)。

  如果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各自作为独立的核算单位,就符合小规模纳税人的条件,同时,小规模商业企业的征收率又由6%降为4%,应分别核算缴纳增值税,该企业应纳增值税额为:

  应纳增值税=140×4%+100×4%=9.6(万元)。

  显然,由于该企业是商业企业,进项税额抵扣比例占销项税额的30%,即增值率高于23.5%,抵扣率又低于76.5%,所以,划小单位核算后,作为小规模纳税人,可较一般纳税人减轻税负26.71万元。经过如此筹划,最后该企业决定下设的两个批发企业进行独立核算。

  纳税人选择税种的筹划

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对销售货物、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劳务,必须征收增值税,无筹划空间,而对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是否征收增值税税法都作了比较明确的界定。那么纳税人是选择征收增值税,还是选择征收营业税,哪种税负最轻呢?

  混合销售和兼营的税收界定

混合销售行为是指企业的同一项销售行为既涉及增值税应税货物又涉及营业税的应税业务,而且提供应税劳务的目的是直接为了销售这批货物而作出的,两者之间是紧密相连的从属关系。它与一般既从事这个税的应税项目,又从事那个税的应税项目,两者之间却没有直接从属关系的兼营行为是完全不同的。混合销售是面向同一购买人的,增值税应税货物和营业税应税劳务是合并定价,不可能分开核算。对混合销售的税务处理方法是: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以及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货物,应当征收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人的混合销售行为,视为销售非应税劳务,不征收增值税。这里所谓“以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零售为主,并兼营非应税劳务”,是指纳税人的年货物销售额与非应税劳务营业额合计中,年货物销售额超过50%,非应税劳务不到50%。

  除此之外,税法对混合销售行为又作了特殊规定:从事运输业务的单位和个人,发生销售货物并负责运输所销售货物的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生产销售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的企业、企业性单位及个体经营者,其销售铝合金门窗、玻璃幕墙的同时负责安装的,属于混合销售行为,对其取得的应税收入征收增值税。

  兼营行为是指企业除主营业务外,还从事其他各项业务。具体可以分为两种情况:

  一种是同一种税种税率不同。如同是增值税的应税项目,既包括适用17%税率的货物,同时又兼营13%低税率的货物;另一种是不同税种税率不同,如增值税纳税人在其从事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的同时,还从事属于征收营业税的各项劳务。

  税法规定兼营行为的征税办法是:兼营不同税率的货物或应税劳务应分别核算,并按各自适用的税率计算应纳税额;兼营非应税劳务的企业应分别核算应税货物或应税劳务和非应税劳务销售额,并分别计算;如果未分别核算则采用税率从高的原则,即按17%税率征收。

  由上可以看出,税法对两种行为的不同规定,给企业进行税收筹划提供了充分的空间,企业完全可以通过获得适合自己企业和产品特点的纳税方式,最大限度地为企业节税。

  混合销售与兼营的筹划原则

企业之所以进行税收筹划,主要就是为了选择最佳的纳税办法,达到最大限度地节税。而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税收筹划,就是比较一下增值税和营业税的税负的高低,然后选择低税负的税种,并成为其纳税人。通常情况下,人们普遍认为增值税税负重于营业税的税负,因为增值税税率为17%或13%扣除进项税额,税负也在4%~6%之间,营业税税率一般为3%~5%。表面上看营业税税负低于增值税税负,但实际上未必如此。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计税原理是,应纳税额等于增值额乘以增值税税率,而增值额和应税销售额的比率又称为增值率;营业税的应纳税额等于应税营业额乘以营业税税率。

  应纳增值税税额=销售额×增值率×增值税税率

应纳营业税税额=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如果两个税种的税收负担相同,且增值税的销售额和营业税的营业额相同,则有:

  销售额×增值率×增值税税率=营业额×营业税税率

增值率(D)=营业税税率/增值税税率

由此可以得出结论:当实际的增值率大于D时,纳税人缴纳营业税比较合算;当实际增值率小于D时,缴纳增值税比较合算。

  混合销售行为的税收筹划

税法对混合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