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务管理 > 正文

成本管理:趋向全供应链成本控制

2018-09-13 11:00     来源:中国会计网     

  作为最早在我国企业开始获得应用的管理会计方法,成本管理在我国的发展和应用却经历了从繁荣到遇冷再日益走向繁荣的过程。

  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企业广泛引进苏联规范的成本管理方法,通过推行计划成本和定额管理,积极并富有创造性地探索出符合中国企业特色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获得了较大范围的成功应用。

  然而,自改革开放开始到金融危机之前的30年间,一方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企业发现“开源”更容易,对于内部的“节流”,即成本管理却反而放松了。成本管理在这个阶段,在企业中的地位不仅没有提升,反而是弱化了。

  另一方面,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和方法大量涌入中国,一些先进的企业也对这些方法进行了大胆实践,但成本管理真正做得好的企业凤毛麟角。而绝大部分企业在这二三十年期间,成本管理基本是荒废的。

  近几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增速开始放缓,很多中国企业逐渐认识到,粗放式的成长已经不足以维持企业长期的发展,企业必须向内部要效益,从成本要效益。同时,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进一步推动了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在企业的应用。可以说,成本管理的价值正日益凸显,在新时期获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多更有创造性的应用。

  传统方法魅力不减

       传统的成本管理方法,主要包括计划成本法、定额管理、目标成本法和标准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是我国企业在传统成本管理阶段使用的最重要的成本管理方法,由于该方法可以有效简化会计核算,有助于企业加强存货的管理,因此,在很长时间内被作为企业成本核算及管理的重要方法。不过,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计划成本法在简化会计核算方面的优势正逐渐弱化,但由于其对存货的管理作用,计划成本法仍被一些企业所采用。

  相较计划成本法,定额管理并不能算是一种完整的成本管理方法。这种方法产生初期是作为计划成本法的基础,因为只有定额制定得越准确,计划成本才能越接近实际成本。

  不过,随着成本管理应用的发展,定额管理已不仅是作为计划成本法的基础来使用,它更频繁地与标准成本法、作业成本法甚至是全面预算管理相融合,在成本控制和成本分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目标成本法起源于上世纪60 年代初期的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它改变了成本管理的出发点,即从生产现场转移到产品设计与规划上,从源头抓起,具有大幅度降低成本的功效。

  由于效果好、易实施,目标成本法自诞生后很快就被引入我国,成为我国企业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传统成本管理方法。来自南京大学会计学系课题组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一半的企业采用了目标成本法。

  标准成本法在国外的工业企业中应用广泛,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早在上世纪70 年代末,我国就引进了标准成本管理的理论,但在实务中的操作性较差。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企业管理基础大多比较薄弱,多数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不支持标准成本法,会计工作与技术测定相结合也比较困难,这造成了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的推广实践中困难重重。因此,有别于西方企业,标准成本法在我国企业中的应用并不广泛。

  不过近年来,由于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需要,我国一些现代化的大企业,主要是传统制造业企业,尝试将标准成本管理付诸实践,在企业降本增效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涌现出如宝钢、鞍钢、国投、国家电网等一批具有示范意义的标准成本法成功实践企业。

  作业成本法前景向好

        被视为新一代革命性的成本管理系统的作业成本法(又称ABC),是最近20 年来成本管理理论发展的主要方向和成果。作业成本法的核心理念在于追踪成本动因,找出导致成本发生的真正原因, 确定其责任归属, 并且通过消除不增加价值的作业达到成本最优化,不断优化价值链。

  作业成本法最初随着我国一些先进制造企业的推广,开始逐渐在铁路运输、物流、教育、传媒、航空、医疗、保险、电信等行业或部门的企业中获得了一定的应用。不过,总体来讲,作业成本法在我国企业应用仍较少。而在一些应用作业成本法的企业中,效果也并不理想。

  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作业成本法的理念已被较多企业所接受,正在获得更多推广。同时,作业成本法在企业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已开始超越单一的精确计算成本的职能,逐渐与战略成本管理相结合,在生产决策、企业定价决策、企业内部转移价格的制定、供应商的选择与评价、客户关系管理等方面发挥着管理的职能,开始了多方位的作业成本管理实践探索。

  战略成本法将成趋势

        战略成本管理最早于20 世纪80 年代由英国学者肯尼斯? 西蒙兹提出,后经迈克尔? 波特等人发展逐步趋于成熟。

  战略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关注企业在不同战略下如何进行成本管理,即将成本信息贯穿于战略管理整个循环之中,通过对公司成本结构、成本行为的全面了解、控制与改善,寻求长久的“成本优势”。

  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对战略成本管理的应用起步较晚,基本在新世纪之交才开始在企业进行探索应用。同时,由于我国多数企业的成本观念陈旧,成本竞争意识薄弱,忽视或不懂价值链分析,对成本信息的挖掘和使用不充分等原因,战略成本管理在我国企业的应用还相当有限。

  不过,尽管当前应用情况不佳,但综观成本管理的各大方法体系,战略成本管理有着无可比拟的独特优势。这是因为无论是标准成本法、定额管理、目标成本法、计划成本法亦或是作业成本法,它们管理的主要是经营性成本,但其实,随着各行业纵深发展,经营性成本占企业成本的比重在逐渐降低,更大的比重在研发、设计等环节。

  另外,随着竞争环境的日益复杂化和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成本管理的范围也已经由企业内部扩展到外部,企业战略的不同选择,越来越直接地影响着企业成本战略的选择。企业的成本管理应跳出经营性成本的范畴,站在战略的高度更全面、细致、准确地去规划和控制成本。从这一角度上而言,未来,关注长期发展、更具前瞻性的战略成本管理必将在中国企业中获得广泛推广。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其他方法将失去价值。我们认为,未来,企业成本管理体系将趋向复杂化发展,融合多种成本管理方法于一体的成本管理体系将在大型企业获得更广泛的应用。同时,未来的成本管理将延展到整个供应链,企业将在采购、设计、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供应链成本。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