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审计 > 正文

申报评审高级审计师材料准备的几个问题

2018-08-08 11:03     来源:中国会计网     
听说自己通过了高级审计师考试,赶紧找了一篇与准备申报资料有关的文章学习下。  参加高级审师考试一旦过关后,面临的就是为评审做申报的各项准备。而这项工作又为评审过“坎”奠定基础,其质量尤其显得重要。这时,需要做那些准备工作呢?概括起来说,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  一是心态准备。要及时把心态调整到围绕评审过“关”这一重点之中。因为考试合格只是进入评审的第一道“门坎”,在值得庆幸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还要抱着更加积极的心态去认真做实申报的各项工作。千万不能有万事大吉、麻痹大意或随便应付评审了事的想法。如果对评审准备环节不重视,即使已考试合格者其工作经历、工作成效和理论研究成果已符合(或基本符合)评审条件的,但由于自身原因心态不重视或稍有疏忽大意,而致参加评审的“备料”不齐,或质量不高,而又无法由申报材料中证明或映衬出已达到的工作能力学识水平等,一旦出现这样情形,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也就可能是自己对不起自己了。时时要记取“细节决定成败”。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一种情形:有部分同志因为有一定难度的考试都过了,由于在准备评审中,由于不认真,资料不全、或细节没太注意,形成“大意失荆州”,被评委们审阅时一一“抠”出,或让人阅后产生疑问,过不了“关”而失“前蹄”的,这不免让人为之感到有些惋惜。也曾出现过有的同志准备中质量不高,一次没通过,就甚至错过了参加评审有效时间,最终还得回到原点,“从头再来”复考。  二是筹划准备。按现行有关规定,除了统一的合格线外,对西部人才匮乏地区对高级审计师考试合格的控制线作了适当照顾,但参评有效期仅为一年。作为这样情形有效期短的,其申报工作时间显得尤为紧迫。筹划申报的打算和行动应从早从紧。作为有效期稍长的,一时半会准备不齐稍微还有回旋余地。一般除非客观条件受限无法在短期内解决相关“硬件”的除外,还是尽量以赶前不赶后为上策。切不可抱着慢慢再来的态度,能赶早的尽可能赶早。要是实在赶不上当期评审的, 也要作出切实可行的准备参评计划和逐渐按既定步骤实施,把申报参评的步子一步一步地走踏实。  三是相关硬件准备。就现行的高师参评条件而言,除考试合格外,要求具备的相关条件有计算机和外语考试合格证。有些同志在这方面就被“卡”住了。如果立志报考的同志要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精力,也可适时作好准备,或最好能提在专业考试前就把其考过关,备用在那里,待使用时能派得上用场可拿得出手。当然,如果自我条件优秀的,放在业务考过后再报考也无大碍,但要掌握好这两门的开考时间,不要错过、或是没及时赶上趟,最好是留有时间余地。这里特别要提及的是,有部分的考试过关同志,对现行参评条件中“理论研究成果”所涉及到的一定数量论文,感到有些“头痛”。往往是当考试合格后才仓促上马“赶”制,这又不是个说办就能办妥的事,让其颇费脑筋。由于在取得中级任职资格职后,或没有太注意、或忽视了有意识地平时“累积”理论研究成效,一旦要参评高职时这又是项硬性“指标”,既没有通融的条文解释,也更没有变通的余地。一般情况是当考试完几个月后才得知合格的结果,临近申报参评时间又短之又短,这时再来仓促上马搞论文“突击”,怎不让人有些犯“难”呢。就现行的“行情”看论文的发表,一般情况考生是很难“赶”制出来的。这方面涉及的好多事,又不能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尽管有关部门也注意到这个实际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力促报考者的愿望,但还是不可能完全能够解决“近渴”。实践中我们也看到,有相当部分的同志,或自我衡量尚有差距不能当期报评,或是初审材料即便再跳跃起来都“够不着”而被“劝退”赶下一班车,就是因为这个原故。要牢记“机会总是留给平时就有准备的人”的实在话。我认为最好的办法,还是采取“笨鸟先飞”为妥。就是在取得中级职任职资格后,要有目标打算地向前“奔”。结合将来一旦有机会和条件任职资格的晋升作点充分“准备”。结合本职工作实践、把所感、所悟、以及建设性的看法等归归类,多动动脑、动动笔,写点论文、调查报告之类东西,投给有点层次的刊物,具有国内统一刊号(CN)核心类报纸、期刊或有国际统一刊号(ISSN)的国外报纸、期刊发表,这没什么不好的。既可总结工作,也可推动实践,说不定其某方面或某些独特的见解中还有创新的可取之处呢。常人说得好“知识多了不压身”,在这方面,我认为文章和业务论文多了也不压身,带着专业知识和理论成效的“负重”前行,说不定还是另一种意义上什么时候还真用得着的“精神财富”。兴许说,不管什么时候还派上得上用场,不会吃亏,也不会担心被谁“偷”走。我认为论文这东西不管自认为有用、或无用还是平时多留心准备点为上策,也是提升自我素质的一个方法。当然,实在做不到的如前所说的,没法子了时也只得“赶”了。何况又是要挖掘和调动“资源”、寻找门路、伤透脑筋不说。但有可能“萝卜快了不洗泥”,笔者也曾阅过些这类“赶”制出来的结果,有些又往往其质量真是有点不敢恭维。在须请两个专家签署意见中有时真还让其还左右犯难。我们审计人员工作多,整天忙于项目,没时间写论文是存在这样的客观。但主观上自身还是要有点“挤”和自我加压的精神,把平时娱乐、或打“双抠”、麻将什么的等用于放松的时间“压”点出来,在电脑前敲点、或提笔写点东西,也不是太难、或高不可攀做不到的事,无非是在花费点精力而已。还是那句老话灵验——“没有不付出的回报”。  四是具体材料准备。申报的材料一般包括评审办公室统一规定的表格类、证明其能力和成果的资料类和附件类等。  首先,要对自己负责,认真细致阅读懂填表规定和说明。说穿了填制表格时,就是在做一道道的“问答题”,一问一答,做到简明扼要表达清楚即可。  其次,要认真阅读和理解相关规定中的评审条件,做到精深的理解具体指向。这是实实在在的“硬件”要求。因为把真实的自我经历、成效、成果,完整地而不是支离破碎地“推销”给不见面的评委,就要按规定和要求,老老实实来“刻画”,否则,就难以如实反映自身原貌。  再次,要全方位展示相关规定必备的“才能”,就要把能收集的重点资料,精心选择后一个不少地归笼完整。这好比就是把最光彩的“代表作”毫不保留地展示出来、或是把最亮点的“山水画”逐一摊开,只要功夫硬,就不用担心别人怎么去摆弄和“评说”。  就以现行的高级审师资格评价规定为例,其中,对评审条件作了审计工作经历、审计业务成果和其审计及相关理论研究成果等三个方面的“硬”性要求。对每一方面都有“量化”指标,其中符合之一就算“达标”。那么在准备这方面资料时,就要按“规定动作”行事。对一般情况的同志(或平时接触大项目少,如部分人事内审、社审工作的同志),尽最大努力将收集的材料向某一标准(条件)看齐。当然有些具备基础条件很好的少数同志,也不排除可两项都选定备足、备够。但切忌的是在某一方面都是差那么一小点,就想当然地以为用两个以上同类情况来“互补”或扯平或靠齐。这种想法或做法对其非常不利,也最有可能功亏一篑。因为在这“钢性”规定面前,没有不够完全条件后的“累加”后看齐的评价规定或解释。评委们阅读材料都很仔细,能抓住关键点去衡量其达到评审规定的哪条、哪项、哪款,来个严格的“对号入座”,绝不可能无依据地擅自创作主或“自由裁量”,来个变通一下让其过关。对全面、综合审阅材料后慎重做出的“符合”、“基本符合”与“不符合”的结论,完全都来自于对客观材料的仔细审阅和以评价规定为度量后的意见结果。报材料时也应自我找好位置,免得该坐在哪都弄不清还能看什么“戏”呢。再一个就是材料的收集要注意符合业务工作的逻辑性。如果以一个担任过主审的审计项目证明材料为例,起码应包括:审计通知书、审计报告、如果有处理处罚的还应有审计决定书等,要是其成果得以利用,还应附上有关批示、或被宣传报道、或被评为优秀项目等相关附属资料,这些东西也最有说服力,也是最实在的佐证。  对多数申报参评同志来说,材料的准备都如同“大姑娘上轿——头一回”。也可请教于有这方面有实践经验的同志,接受些指点。如果有条件的话也可借阅一下“范本”之类的来参考,不妨也走点捷径。对于没有弄清楚的问题、或对准备材料中心中无“底”的事,还可主动与评审办公室同志沟通,接受点指导、辅导。少走点弯路。据了解,这几年我省审计高职考办在不断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在该项服务方面不断进行了多项改进和完善,并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做到申报前细致辅导、收件时认真核对、收件后初查对座,使申报材料的质量大大提升,也为评委们创造了提高效率的有利条件。评委们在评审中也都会抱着对事业负责、对考生负责的真诚态度和精神,仔细审阅材料,抓住评审关键点和重心、认真审议和评价,做出客观的结论。  总之,做好、做细、做实审计高职申报工作需要需要相关同志多花些功夫,力求“打好有准备之仗”,注重完整细致按要求备足备齐材料,就能顺利实现目标和愿望,继续为审计事业的科学发展献出自己的聪明才智。

微信公众号

萨恩课堂

咨询电话:400-888-3585

在线客服:点击咨询

©2001-2023 中国会计网(CANET) All Rights Reserved 运营支持:北京萨恩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实名网站认证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473号 京ICP备12013966号